工程量计算规则


 

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前,应确定下列各项资料:

1.1  土壤及岩石类别的确定:土石方工程土壤及岩石类别的划分,依据工程勘测资料与 "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 (见表A.1.10)对照后确定;

1.2  地下水位标高及降(排)水方法;

1.3  土方、沟槽、基坑挖(填)起始标高、施工方法及运距;

1.4  岩石开凿、爆破方法、石渣清运方法及运距;

1.5  其它有关资料。

一般规则

2.1  土方体积,均以挖掘前的天然密实体积为准计算。如需折算时,可按表A.1.5所列系数换算。

                      土 方 体 积 折 算表                A.1.5

虚方体积

天然密实体积

夯实后体积

松填体积

1.00 1.30 1.50 1.20

0.77 1.00 1.15 0.92

0.67 0.87 1.00 0.80

0.83 1.08 1.25 1.00

2.2  挖土方平均厚度应按自然地面测量标高至设计地坪标高间的平均厚度确定。基础土方、石方开挖深度应按基础垫层底表面至交付使用施工场地标高确定,无交付使用施工场地标高时,应按自然地面标高确定。

土方工程

3.1  平整场地

3.1.1  平整场地是指建筑场地厚度在±300m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挖 、填土方厚度超过±300mm时,按场地土方平衡竖向布置另行计算,套相应挖土方子目。

3.1.2  平整场地工程量按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m,以平方米计算。按竖向布置进行大型挖土或回填土时,不得再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

3.2  挖沟槽、基坑、土方划分:

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3倍以上的,为沟槽。

凡图示基坑面积在20m2以内的为基坑。

凡图示沟槽底宽3m以上,坑底面积在20m2以上,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0mm以上,均按挖土方计算。

3.3  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底宽,单面加100mm,双面加200mm计算。

3.4  计算挖沟槽、基坑、土方工程量需放坡时,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计算;如无施工组织设计规定时,可按表A.1.6放坡系数。

                                 放 坡 系 数 表                            A.1.6

土壤类别

深度超过(m

人工挖土

机械挖土

 

 

 

在坑内作业

在坑上作业

一、二类土 三  类 土 四  类 土

1.20 1.50 2.00

1:0.50 1:0.33 1:0.25

1:0.33 1:0.25 1:0.10

1:0.75 1:0.67 1:0.33

注: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放坡起点、放坡系数、依不同土壤厚度加权平均计算。

2.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原槽、坑作基础垫层时,放坡自垫层上表面开始计算。

    3.5  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计算(实际施工不留工作面者,不得计算);如无施工组织设计规定时,按表A.1.7规定计算。

                    基 础 施 工 所 需 工 作 面 宽 度 计 算 表              A.1.7

基础材料

每边各增加工作面宽度(mm)

砖基础 浆砌毛石、条石基础 混凝土基础垫层支模板 混凝土基础支模板 基础垂直面做防水层

200 150 300 300 800(防水层面)

3.6  挖沟槽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地槽槽底净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

3.7  挖管道沟槽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沟底宽度,设计有规定的,按设计规定尺寸计算,设计无规定的,可按表A.1.8规定宽度计算。

管 道 地 沟 沟 底宽 度 计 算 表 (单位:m)           A.1.8

  (mm)

铸铁管、钢管、 石棉水泥管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管

陶土管

5070 100200 250350 400450 500600 700800 9001000 11001200 13001400

0.60 0.70 0.80 1.00 1.30 1.60 1.80 2.00 2.20

0.80 0.90 1.00 1.30 1.50 1.80 2.00 2.30 2.60

0.70 0.80 0.90 1.10 1.40   

注:1.按上表计算管道沟土方工程量时,各种井类及管道(不含铸铁给排水管)接口等处需加宽增加的土方量不另行计算,底面积大于20m2的井类,其增加工程量并入管沟土方内计算。

2.铺设铸铁给排水管道时其接口等处土方增加量,可按铸铁给排水管道地沟土方总量的2.5%计算。

3.8  基础土方大开挖后再挖地槽、地坑,其深度应以大开挖后土面至槽、坑底标高计算;其土方如需外运时,按相应定额规定计算。

石方工程

4.1  石方工程的沟槽、基坑与平基的划分按土方工程的划分规定执行。

4.2  岩石开凿及爆破工程量,区别石质按下列规定计算:

4.2.1  人工凿岩石,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

4.2.2  爆破岩石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其沟槽、基坑深度、宽允许超挖量:次坚石、普坚石:200mm;特坚石:150mm。超挖部分岩石并入岩石挖方量之内计算。

土方回填工程

回填土区分夯填、松填按图示回填体积并依据下列规定,以立方米计算:

5.1  场地回填土,按回填面积乘以平均回填厚度计算。

5.2  沟槽、基坑回填土体积=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垫层+基础+管沟外形体积)。 管径在500mm以下的不扣除管道所占体积,管径超过500mm以上时按表A.1.9规定扣除管道所占体积计算。

                     每 米 管 道 扣 除 土 方 体 积 表 (单位:m3)            A.1.9

管道名称

管 道 直 径  mm

 

501600

601800

8011000

10011200

12011400

14011600

钢 管 铸铁管 混凝土管

0.21 0.24 0.33

0.44 0.49 0.60

0.71 0.77 0.92

  1.15

  1.35

  1.55

5.3  室内回填土,按主墙(厚度在120mm以上的墙)之间的净面积乘以回填土厚度计算。

5.4  余土或取土工程量可按下式计算:

       余土外运体积=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

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为余土外运体积,负值时为需取土体积。

5.5  建筑场地原土碾压以平方米计算,填土碾压按图示填土厚度以立方米计算。

土石方运输工程

6.1  土石方运输工程量按不同的运输方法和距离分别以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如实际运输疏松的土石方时,应按本章计算规则中"一般规则"的规定换算成天然密实体积计算。

6.2  采用机械挖土时,不应计算垂直运输工程量。

6.3  土(石)方运距

6.3.1  推土机推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回填区重心之间的直线距离计算。

6.3.2  铲运机运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卸方区重心加转向距离45m计算。

6.3.3  自卸汽车运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填方区(或堆放地点)重心的最短距离计算。

其他

7.1  挡土板面积,按槽、坑垂直支撑面积计算,支挡土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

7.2  桩头钢筋截断按钢筋根数计算。

7.3  凿桩头按设计图示尺寸或施工规范规定应凿除的部分,以立方米计算。

7.4  凿除人工挖孔桩护壁工程量按需凿除的实体体积计算,按凿截灌注桩定额乘以系数0.8

7.5  机械切割预制管桩,按桩头个数计算。

7.6  基础钎插按钎插孔数计算。

 

                       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           A.1.10

 

定额 分类

普氏 分类

土壤及岩石名称

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重(kg/m3)

极限压碎强度 (kg/m)

用轻钻机钻进1m耗时(min

开挖方法及工具

紧固系数  f

一、二类土壤

砂壤土 腐质土 泥炭

1500 1600 1200 600

 

 

用尖锹开挖

0.50.6

 

 轻壤土和黄土类土 潮湿而松散的黄土,软的盐渍土和碱土 平均15mm以内的松散而软的砾石 含有草根的密实腐质土 含有直径在30mm以内根类的泥炭和腐质土 掺有卵石、碎石和石屑的砂和腐质土 含有卵石或碎石杂质的胶结成块的填土 含有卵石、碎石和建筑料杂质的沙壤土

1600 1600 1700 1400 1100 1650 1750 1900

 

 

用锹开挖并少数用镐开挖

0.60.8

三类土壤

 肥粘土其中包括石炭纪、侏罗纪的粘土和冻粘土 重壤土、粗砾石,粒径为1540mm的碎石和卵石 干黄土和掺有碎石或卵石的自然含水量黄土 含有直径大于30mm根类的腐质土或泥炭  掺有碎石或卵石和建筑碎料的土壤  

1800 1750 1790 1400 1900

 

 

用尖锹开同时用镐开挖 (30%

0.81.0

四类土壤

 含碎石重粘土,其中包括石炭纪、侏罗纪的重粘土 含有卵石、碎石、建筑碎料和重达25kg的顽石(总体积10%以內)等杂质的肥粘土和重壤土 冰碛沾土,含有重量在50kg以内的巨砾,其含量为总体积10%以內 泥板岩 不含或含有重量达10kg的顽石

1950  1950  2000 2000 1950

 

 

用尖锹开同时用镐和撬棍开挖  30%

1.01.5

松   石

 含有重量在50kg以内的巨砾(占体积10%以上)的冰碛石 矽藻岩石和软白垩岩 胶结力弱的砾石 各种不坚实的片岩 石膏

 2100 1800 1900 2600 2200

  小于200

  小于3.5

部分用手凿工具,部分用爆破来开挖

  1.52.0

               

 凝灰岩和浮石 松软多孔和裂隙严重的石灰岩和介质石灰岩 中等硬变的片岩 中等硬变的泥灰岩

1100 1200 2700 2300

200400

3.5

用风镐和爆破法开挖

24

 

 石灰石胶结的带有卵石和沉积岩的砾石 风化的和有大缝的粘土质砂岩 坚实的泥板岩 坚实的泥灰岩

2200 2000 2800 2500

400600

6.0

用爆破方法开挖

46

 

 砾质花岗岩 泥灰质石灰岩 粘土质砂岩 砂质云片岩 硬石膏

2300 2300 2200 2300 2900

600800

8.5

用爆破方法开挖

68

 

续表

 

定额 分类

普氏 分类

土壤及岩石名称

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重 (kg/m3)

极限压碎强度  (kg/m)

用轻钻机钻进1m耗时 (min

开挖方法及工具

紧固系数  f

普坚石

严重风化的软弱的花岗岩、片麻岩和正长岩 滑石化的蛇纹岩 致密的石灰岩 含有卵石、沉积岩的渣质胶结的砾石 砂岩 砂质石灰质片岩 菱镁矿

2500 2400 2500 2500 2500 2500 3000

8001000

11.5

用爆破方法开挖

810

 

白云岩 坚固的石灰岩 大理岩 石灰岩质胶结的致密砾石 坚固砂质片岩

2700 2700 2700 2600 2600

10001200

15.0

用爆破方法开挖

1012

特坚石

粗花岗岩 非常坚硬的白云岩 蛇纹岩 石灰质胶结的含有火成岩之卵石的砾石 石英胶的坚固砂岩 粗粒正长岩

2800 2900 2600 2800 2700 2700

12001400

18.5

用爆破方法开挖

1214

 

具有风化痕迹的安山岩和玄武岩 片麻岩 非常坚固的石灰岩 硅质胶结的含有火成岩之卵石的砾岩 粗石岩

2700 2600 2900 2900 2600

14001600

22.0

用爆破方法开挖

1416

 

ⅩⅢ

中粒花岗岩 坚固的片麻岩 辉绿岩 玢岩 坚固的粗面岩 中粒正长岩

3100 2800 2700 2500 2800 2800

16001800

27.5

用爆破方法开挖

1618

 

ⅩⅣ

非常坚硬的细粒花岗岩 花岗岩麻岩 闪长岩 高硬度的石灰岩 坚固的玢岩

3300 2900 2900 3100 2700

18002000

32.5

用爆破方法开挖

1820

 

ⅩⅤ

安山岩、玄武岩、坚固角页岩 高硬度的辉绿岩和闪长岩 坚固的辉长岩和英岩

3100 2900 2800

20002500

46.0

用爆破方法开挖

2025

 

ⅩⅥ

拉长玄武岩和橄榄玄武岩 特别坚固的辉长辉绿岩、石英石和玢岩

3300 3000

大于2500

大于60

用爆破方法开挖

大于25